close
20170124更新
爭吵不一定是為了得到一個真理,更是為了利益,但是這個題目先縮小在爭吵是為了真理,結果…囧…我寫到沒完沒了。
第一部份先告訴大家,我大概這麼看世界的(看懂的人就明白,就是統計的想法)。
從古到今人人都在用自己的方法探索世界,每個問題都是對世界的疑問。
世界分三種:
爭吵不一定是為了得到一個真理,更是為了利益,但是這個題目先縮小在爭吵是為了真理,結果…囧…我寫到沒完沒了。
第一部份先告訴大家,我大概這麼看世界的(看懂的人就明白,就是統計的想法)。
從古到今人人都在用自己的方法探索世界,每個問題都是對世界的疑問。
世界分三種:
第一個是「真實」世界,屬於神的領域,這是「真理」的世界,這是未知的,也是大家最好奇最神秘的。
第二個是「自我」的世界,這是每個人在腦子裡描繪了真實世界的樣子,出現一個小世界,就是「自我」,包含來由各種學習經歷建立了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三觀)甚至「信仰」(belife*)。信仰和三觀對自我很重要。
最後是「科學」的世界,包含所有知識(自然人文社會心理....),科學是由全人類交流、傳承,建構出一套系統性的方法,去猜測真實的世界。發展相對緩慢,直到這幾百年,才進展快些。
在「科學」和「自我」兩個世界裡:
科學是客觀的,自我是主觀的,
科學講證據,自我則是「信」。
而這兩個世界都是不斷學習更新的。
科學中最無法被駁回的是主流看法,
自我中最不易改變是信仰。
科學只能探討真實世界冰山一角,讓大家知道。
太多的空白未知,每個人會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自己填補。
雖然每個人都活在真實世界裡,但卻是透過自己的小世界去看真實世界、科學世界、別人的小世界。
可能,所有的爭執,源自於不同世界的碰撞,那麼:
怎樣的碰撞讓真理越辯越明?
沒辦法辯明的又辯出了什麼?
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看一場爭執? (8)
另加小問題:在我的小世界,「教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另一個字faith (信仰、信念)是一種無條件的相信,暫不入討論。
PS 這是我的小世界的概況,細節還是讓大家自己填滿吧! 鼓勵大家思考,不是要大家胡思亂想,而是探索自我,重新檢查建構自己的小世界。
最後是「科學」的世界,包含所有知識(自然人文社會心理....),科學是由全人類交流、傳承,建構出一套系統性的方法,去猜測真實的世界。發展相對緩慢,直到這幾百年,才進展快些。
在「科學」和「自我」兩個世界裡:
科學是客觀的,自我是主觀的,
科學講證據,自我則是「信」。
而這兩個世界都是不斷學習更新的。
科學中最無法被駁回的是主流看法,
自我中最不易改變是信仰。
科學只能探討真實世界冰山一角,讓大家知道。
太多的空白未知,每個人會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自己填補。
雖然每個人都活在真實世界裡,但卻是透過自己的小世界去看真實世界、科學世界、別人的小世界。
可能,所有的爭執,源自於不同世界的碰撞,那麼:
怎樣的碰撞讓真理越辯越明?
沒辦法辯明的又辯出了什麼?
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看一場爭執? (8)
另加小問題:在我的小世界,「教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另一個字faith (信仰、信念)是一種無條件的相信,暫不入討論。
PS 這是我的小世界的概況,細節還是讓大家自己填滿吧! 鼓勵大家思考,不是要大家胡思亂想,而是探索自我,重新檢查建構自己的小世界。
第二部份:接著回到問題:真理越辯越明嗎?(這裡的真理,比較侷限在"真相",另一個更大更抽象的真理,請再參考第9篇。)
兩個人在討論會起衝突,就是兩個自我世界的碰撞。做為旁觀者,可以先看出來他們的思想語言達表能力閱讀能力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但辯贏的卻不代表真理。
如果兩個自我是為了科學世界而戰(科學像是一個大家共識的世界,沒辦法為自己而戰,還是要由”自我”做代表的),用科學方法用時間研究找證據,有可能越辯越明,可能這種方式是所謂的"理性討論"。但是,更多問題(人文社會…)是抽象複雜的,牽扯到很多人的利害,這整個過程要達到"理性討論",我有點疑問。
而現在有個更大問題:科學VS迷信、流言。
一個科學上已有一套比較成熟結論的問題,卻和一個自我對撞,一般科學的提完科學上的證據做完說明陳述就可以結束了,讓你知道這是用科學方法找出的答案,你信不信是你的事了,應該是吵不太起來的。問題是:當人們對”科學世界”如何建構不太清楚的時候,他們讀不到”證據力”的強弱,讀不懂科學的意思,就想:那算什麼證據,我也有證據呀,然後就開始拿一些"個人經驗"或在科學上沒什麼證據力的證據出來吵。
一個科學上已有一套比較成熟結論的問題,卻和一個自我對撞,一般科學的提完科學上的證據做完說明陳述就可以結束了,讓你知道這是用科學方法找出的答案,你信不信是你的事了,應該是吵不太起來的。問題是:當人們對”科學世界”如何建構不太清楚的時候,他們讀不到”證據力”的強弱,讀不懂科學的意思,就想:那算什麼證據,我也有證據呀,然後就開始拿一些"個人經驗"或在科學上沒什麼證據力的證據出來吵。
如果這個議題是地圓說或是地平說這種議題…反正不管是地圓還是地平,人類都在地上活的好好的,吵不起來。但是有的議題是直接影響國家發展的重大政策,可能影響人民健康的問題,這下就吵沒完了。而且這類議題會引起大多數的人關心,吵著吵著,然後偽證出來了,因為多數決嘛…而且聲音越大越引人注意,越多人相信就越贏。
因為觀戰的人們連最粗淺的科學驗證過程和概念是什麼,不懂證據力的強弱,不會識別偽證,就輕易接受了不正確不科學的立場。某個專業領域讓流言遍布影響大家判斷力,自然要維護專業,宣導正確知識,然後就一直吵下去。唉…如果能吵得下去就好了,當偽證流言洗腦術出來的時候,「造謠一張嘴, 闢謠跑斷腿」,科學家沒有辦法一一把留言打掉,群眾讀證據力的能力有問題所以很難用科學去說服,經過人類長年累積出的科學結果就被打趴了…orz
所以我還是要說,如果想要吸收正確的科學新知,想要制止這種流言和簡少這種無意義的真吵,請先了解最粗淺的邏輯謬誤、科學驗證過程和統計的概念,沒有這種知識,會讀不到證據的強弱,或看不出提供科學證據的人在說什麼。
這邊先提兩個一般人可能有的迷思:
1. 只有幾百個樣本怎麼能代表全部的人?
這邊先提兩個一般人可能有的迷思:
1. 只有幾百個樣本怎麼能代表全部的人?
當樣本有代表性的時候可以的。就說一個極端的例子,針對我的問題,如果我知道某一區有100個人的"同質性"很高,也就是他們的情況很類似,差異很小,那這一區的人只要隨機抽一個看他的結果,就可以代表這一區了,也不用多費時費力花100倍時間金錢得到100個相似的結果,對吧?
2. "我的經驗"比那些調查實驗結果還可靠?
2. "我的經驗"比那些調查實驗結果還可靠?
如果是沒有做過調查實驗的問題,個人經驗可以探討研究,很多研究也都是從一些個人經驗產生懷疑才會開始進一步做調查實驗的。但是…先說說"網路問卷"吧,除非是想探討的對象(母體)僅屬於"網路族群",否則樣本很可能是偏差的,不然就同時要採用別種方法做調查。而"個人經驗"顯然比網路問卷更不可靠,只有一個資料點而已,網路問卷至少還發了幾百份看得出"差異"。想想我們生活圈的範圍才多大而已,想想"物以類聚" (我們本身就是和有共同點的人做朋友,同質性高)。
我們都是井底之蛙,能看到的世界很有限,只有和別人交流,分享小世界,才能看到更真實的世界。當然,交流也要有品質,這就是我現在努力寫文章的原因。我們一直用不適當的心態和想法做交流,火藥味越來越濃,而且只會看到偏差的世界,最後只好拒絕交流,把自己關在小世界裡。
我們都是井底之蛙,能看到的世界很有限,只有和別人交流,分享小世界,才能看到更真實的世界。當然,交流也要有品質,這就是我現在努力寫文章的原因。我們一直用不適當的心態和想法做交流,火藥味越來越濃,而且只會看到偏差的世界,最後只好拒絕交流,把自己關在小世界裡。
在放寬心(1)、把誤收進腦子裡的垃圾清掉(2)後,為了和別人好好交流,建構好自己的小世界,希望你能繼續把有編號的這些文章看完 (最核心的是0~12篇),整個過程由內而外,然後試著用新的心態想法和周圍的人交流,一定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