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回填、修正資料是很正常的,並不是修改資料就是造假美化數據。因為不是所有量測都像填個網路問卷調查直接匯整成很好的資料格式直接分析,生物化學很多實驗做完要等樣本分析結果出來要時間,(也不是只等一台儀器出結果而已),匯整輸入資料複查確認修正也要處理時間。
理想上我也希望資料齊全確認無誤後才開始分析。但有些問題就是分析時才容易看到,這時就是要讓登錄整理資料的人回去查原始檔案,有時候是樣本的結果就這樣,偶爾會發現有錯要改。好像很多人覺得回去改資料有問題,但是錯了不改怎麼辦呀?
像新名詞「校正回歸」這種回溯確診病例甚至都稱不上修改資料,就是補齊資料而已。一般會先訂好以哪個時間點為準,例如就依照檢驗時間計算,要等幾天才會知道今天的結果。塞車的情況下,時間差會越拉越大。這跟一些即時監控分析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因為處理過程時間差的關係,很難有正確的即時病例數,當天想知道的即時病例數要事後才能整理出,但事後就只要研究累積數病例和累積治數癒就夠了。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