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追求環保。
凡事和環保衝突的,都會有很多人大聲抵制,因為環保是為了地球永續生存,是為了後代著想。
在宣揚環保的理念裡有一句話:「地球不是我們從前人手裡繼承的,而是從後代手裡借來的。」為此,我們該兢兢業業。但這句話其實有個問題,可能藏有一種推卸責任的想法:環境污染問題,也不是現在的我們的責任而已,而是”前人”的責任。但是前人明明只是想要追求更好更方便的生活而已。
所以我更喜歡把這句話改成:「地球不只是我們從前人手裡繼承的,也是從後代手裡借來的。」
有人會嘲笑說:科技造成了污染,結果又想靠科技解決。
但,科技不只造成污染,還使人口數大增、人均壽命增長 (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對環境的傷害),而已經有機會更長壽的人們,如此看科技…是什麼心態呢?我並不認為科技發展和環保是對立的,因為科技發展就是想解決問題,而且知識是一直在更新進步的。雖然說科技有可能解決環保問題,但是只有科技並是不夠的,重點還要看人的心態,有環保心態配上科技,才有可能解決環保問題。
但,科技不只造成污染,還使人口數大增、人均壽命增長 (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對環境的傷害),而已經有機會更長壽的人們,如此看科技…是什麼心態呢?我並不認為科技發展和環保是對立的,因為科技發展就是想解決問題,而且知識是一直在更新進步的。雖然說科技有可能解決環保問題,但是只有科技並是不夠的,重點還要看人的心態,有環保心態配上科技,才有可能解決環保問題。
而,面對環保問題,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態呢?
仔細想想可能會發現,環保和經濟發展,常常要做取捨,所以「平溪天燈」、「苗栗石虎」的議題,一直存在著。
有些人基於環保的理由堅持天燈的傷害而覺得要嚴禁,但是當地的居民卻是賴以為生。
在關注一些環保議題後,其實可以在一些言論裡看到一些奇特的現象。
首先,人是動物的一種,是食物網或生態系統中的一環。
讓我這麼形容吧:假設現在改用「消粍的資源」來畫分階級:
1.有一些人是優勢物種,屬於上層,大概可以說”高知識分子”或是”大都市”的人,就是用掉較多社會資源的人們。
2.有一些人是劣勢物種,屬於中層,其實分配到的社會資源相對少。
3.其他的動物生物都是底層劣勢物種,屬於低層,因為人類幾乎主宰地球的大部份資源,動物們使用的資源相對少。
然後在環保和經濟發展的對立時候,不時會發現有一種人存在:
他們是「上層的優勢人」,他們為了保護「低層的劣勢生物的生存空間」而想打壓「中層的劣勢人的生存空間」。
有些人在對環保的議題,會透露出上層的人處在優沃的環境裡,而不知道中層的辛苦,覺得人們都是享受著一樣多的資源,所以只想到要保護底層的生物,而犧牲中層的人的生存。
最有趣的事: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他們是佔便宜的人。他們的想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犧牲中層的人」,他們的言論中並不在意中層的人如何生存,而更重視底層的生物的生存。
我有時候很想問:這種想法是好的面對環保的心態嗎?這是一個人該具有的環保素養嗎?還是這只是一種自私的表現而已?是不是一種藉由這種方式,塑造自己「環保」、「愛護自然」的形象。
而這種心態和作法,是不是會造成「城鄉對立、差距越來越大」?這種強化上層和中層的對立,如果兩邊都不願意有妥協的空間,會讓一些也重視環保、且真正在想一些方法解決問題的人無力,因為完美零缺點的方法是不存在的,總會有一種角度可以批評一個方法,接著就再也沒有人願意去思考「是不是有一種方法能讓兩邊的人都比較滿意的」?當然,為了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本來就要付出財力和時間的,但有再思考改進的路上,總比忽視問題好。
我自己覺得可以試著打造人和動物共存的鄉鎮。如果有苗栗的朋友或關心石虎的可以多想一下,像加拿大的班福國家公園(說參考它是因為我只認識它),班福在洛磯山脈在加拿大的那一段,那一帶有幾個國家公園連成,基本上就是有各種野生動物,大的公路旁邊加網和柵欄,另外有專門給野生動物行走的路橋,小的公路旁有幾會看到熊、鹿、羊什麼的。主要有個班福鎮,是食住的中心,另外有些地方有溫泉什麼的,就是看當地有什麼特色,當然物價比大城市貴多了。不過苗栗的規模可能小很多,再考慮台灣人太多又愛朝聖,每天限制人數是必須的,甚至一開始還要先慢慢復育,限制外地人進出,這可能是要由國家來做長遠規劃的而不是靠一個縣市而已,忌急功近利。而這也意味著當地人生活會失去一些便利性,人口密度要低,開車不能開太快,有些路段要留意動物,而且如果有些動物,侵入人的社區可能會造成生活問題或個人的生命危險........以上雖然是我粗略的瞎想想而已,但是很希望不管是當地人還是石虎台灣特有種還是什麼野生動物,都能有一個機會。
在天燈的議題裡,可惜我自己沒有實際考察過天燈,也沒有朋友跟我分享親身經驗,對天燈的了解和善後都是網路文章而已。我覺得科技能幫助解決一些問題的話會是很好的,但在能解決之前,放天燈就是一定程度對環境的傷害。這中間的平衡要怎麼取?可以提高單價限制天燈總數嗎?材料的替換能解決到什麼程度?如果要完全禁止天燈,有沒有別的轉型的方式可以取代,讓那些生存被犧牲的人有別條路可走?
在面對環保議題,你又是用怎樣的心態呢?
補三張班福的圖:
動物的陸橋,上面都是植物:

熊媽媽帶小熊過馬路:

補三張班福的圖:
動物的陸橋,上面都是植物:

熊媽媽帶小熊過馬路:

剛吵完架的兩隻地鼠?土撥鼠?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