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討厭教改。
 
我們心裡有一個很特別的評價系統:凡事跟教育教改扯上關係的,都是教改的錯。只要看到現在小孩如何不懂事、學生做了幾十年前的學生不能做的事、年輕人如何沒常識,最後就忍不住就要來一句,一代不如一代,都是教育的錯,都是教改的錯。
 
「教改失敗了」嗎?教育有問題真的是因為教改嗎?
 
教育一直是一個問題很大,但是我不是教育專業的,而且我還真的沒研究過教改改了哪些東西,課本內容改了什麼,老師的培訓是怎樣的...所以對於教改我還真不好開口說什麼。真的要研究教改,還是找那些教育專業的討論文章吧!有涉入教育界的朋友們,在方面應該能有更多能做的事。
 
而我呢…也改不了什麼教育政策,制定不出什麼偉大的計畫,所以討論這個問題,完全就只能”一般人”視角。只有用一般人立場,我們才能想想我們能做什麼……
 
一般人視角的話,第二個問題”教育有問題真的是因為教改嗎?” 才是個值得想的問題了。在我這裡會覺得:教改對教育的影響遠不如想象的大。會有教改,就是教育已經先出現問題了,就算沒有教改,我也不覺得台灣的教育問題會比現在少。是的,不會好多少的,因為很多問題在我小時候就已經浮出來了,所以才要教改。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樣,但對我而言,學校做到的是補充各種”一般長大後須要的知識”,但是各種思考模式觀念卻是來自身邊的大人們和朋友們。也就是說,學校給的知識,是幫助我以後對某一類問題有興趣時,能有一個基礎的認知,讓我能自我學習的工具,但各種思考和面對問題的方式和態度,是身邊的”人"給我的。特別是大人們是直接表現出來的,我指的不是”口說”而已,而是一種對事情的行為和反應。就像”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人人都會偶爾感嘆的時候說一下,但是真正”活到老學到老”的人是不多的。(可以查一下”趙慕鶴”老先生,我覺得他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的代表人物。)
 
在小時候,身邊的人們中父母是絕對的權威,學校老師示範再好,回家被父母一口否定,或是一個行為暗示,大概就毀了一大半了!

"到學校玩到補習班認真上課”是什麼樣的心態養出來的?

“學習知識"一定要人教嗎?有人能好好教好好引導是幸運,但自己練習學習不是最重要的嗎?

學習新東西應該是快樂的事,那“不喜歡念書”的心態又是怎麼養出來的?

"小孩子只要讀書就好,其他什麼都別管”的心態沒問題嗎?做為家庭的一份子,這不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想法在灌輸嗎?

學了一堆英文外文,學英文的年紀越來越小,我們真的用英文來幫助認識世界嗎?
(真心覺得不要浪費錢了,省下來全家出去走走多好 XD)

拚命找人教小孩,結果大人們只顧工作,在很多知識上沒有學習長進……這就是社會上的大人們給小孩的身教嗎?

上一代把自己的希望托給下一代,但是又一直覺得一代不如一代?一代真的有不如一代嗎?” 把自己的希望托給下一代”是我們要學的嗎?

......

 
想到這裡,我就常常覺得教改是被拿來當不負責任的大人們的擋箭牌而已,好像說的都是教改的問題、都是學校的錯之後,就沒有自己的事了。這是不是是一種推卸責任的示範? 特別是很愛隨便影響視聽的媒體,明明埋下各種不良示範的種子,卻又愛說”教改”毀了台灣的教育……
 
學校教育本來就是個很好的輔助,父母沒辦法教小孩的知識,學校去教。家庭教育難免有些問題,有學校有輔導室給小孩子另一個管道,相輔相成。但是如果大家忘了學校教育輔助的立場,把教育問題推給學校.......
 
真的不用這麼瞧得起教改,而小看了父母和社會的威力,其實就是每個人的威力~~~
 
========
"教改失敗了嗎?"這個問題,從統計上真的是有一點可以說的。為什麼常常覺得新政策都是有問題的?
請看:統計二三事~目標和量測。教改失敗了嗎?新政策都是有問題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霹靂貓 的頭像
    霹靂貓

    生活統計二三事

    霹靂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